常胜将军 赵云(?-229),三国常山真定(今河北正定南)人,字子龙。初从公孙瓒,后归刘备。曹操取荆州,刘备败于当阳长阪,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之子刘禅。刘备得益州,任为翊军将军,从攻汉中。建兴六年(公元228年),从诸葛亮攻关中,分兵拒曹真主力,以众寡不敌,次年卒。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,被刘备誉为“一身都是胆” ——《大辞海》中国古代史卷。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,去世。一生未遇敌手,只能死在病榻上。
人物生平
初平二年,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,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。公孙瓒对赵云说:“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,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?”赵云回答说:“天下大乱,不知道谁是明主,百姓有倒悬之危,鄙州经过商议讨论,要追随仁政所在,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。”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。
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,见赵云,奇之,深加接纳。公孙瓒与袁绍交战,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,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,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,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,赵云随刘备出征,为刘备掌管骑兵。
后来,赵云因为兄长去世,向公孙瓒请辞归乡,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,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。赵云感动之余,向刘备辞别说:“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。”
建安五年,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。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,二人同床眠卧。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,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,袁绍并不知道此事。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,后来随他至荆州。(罗开玉《二十五史新编·三国志》:赵云身高八尺,姿颜雄伟,早年在郡衙当差。初平二年,袁绍称冀州牧后,与公孙瓒相争,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,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。也在这一年,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。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,常给以帮助。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,为知己,有心相依。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,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,感到他胸无大志,不识大体,只顾自己,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,便寻机离去。不久,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。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,依依不舍。赵云告辞时说,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。建安五年春,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。当时,刘备单身逃出,狼狈不堪。在邺城遇见赵云,与云同床眠卧,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,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。从此,赵云追随刘备,转战南北,终身不渝。)
建安七年,刘备投靠刘表,屯兵于新野,曹操派夏侯惇、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,双方战于博望。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,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,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,自小相知,知道夏侯兰明于法律,因此为他向刘备请命,并推荐他担任军正。赵云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,免除结党营私之嫌,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、明智的处事态度。

建安十三年,刘备兵败,向南逃往江陵,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,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。此时情势危急,刘备便丢下妻儿,仅带着张飞、诸葛亮、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,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。当时,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,因此对刘备说,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。刘 备闻言,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:“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。”不久之后,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,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,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。之后,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。(张大可《三国史》:长阪之战,刘备丢失全部辎重和本部兵马,两个女儿被曹纯活捉。刘备的甘夫人及子刘禅,在赵云的奋力保护下才得脱险。)
赤壁之战后,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。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,并取代投降的赵范,兼任桂阳太守。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,有国色,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。但是赵云不同意,推辞说:“我们是同姓,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。”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,赵云回答说:“赵范是被迫投降的,心不可测,何况天下女子不少。”不久之后,赵范果然藉机逃走,而赵云则毫无牵涉。
建安十四年,在平定荆南四郡,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,刘备成为荆州牧,声势渐大,孙权建议双方结亲,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。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,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,留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留守荆州,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,管理军事事务。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,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,多有不法的行为。刘备知道这消息之后,认为赵云为人严肃、稳重,一定能加以整顿,因此特命赵云掌管内事。孙权听说刘备西征益州之后,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,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。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,并成功夺回刘禅。(黎东方《细说三国》:赵云也不仅是牙门将军,他一度当了桂阳郡太守。刘备在离开荆州,前往益州之时,把他调回公安城,当“留营司马”,对孙夫人及她的男女卫队监视。孙夫人回江东企图把阿斗抱走,他会同张飞,用武力强迫孙夫人留下了阿斗。)
建安十八年,刘备与刘璋决裂,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,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。 诸葛亮与赵云、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,一路平定郡县。在攻克江州后,兵分两路,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,攻取江阳、犍为等郡。次年与刘备、诸葛亮于成都会合。刘备攻下成都之后,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。(柳春藩《三国史话》:诸葛亮等在攻下江州后分兵三路,一路由张飞统领,经由垫江向北收服巴西(今西川阆中),出成都之北;一路由赵云统领,沿江西下,直取江阳(今四川泸州),再下犍为(今四川彭山东北),出成都之东南;一路由诸葛亮自己统领,由中路西下德阳(今四川遂宁东南),直取成都。)
刘备平定益州之后,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。赵云反驳说:“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,无用家为,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,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,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,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,这才是最好的决定。益州的百姓,刚遭遇战祸,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,先让他们安居乐业,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、纳户税,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。”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。(张大可《三国史》:益州安定以后,许多人主张把成都城内外的土地房屋分配给诸将。赵云提出反对意见,他认为现在国贼祸乱汉室,切不可追求安乐,等到天下安定,诸将各回本土,安家立业。现在应该把土地房屋归还给本土人民,让他们安居乐业,然后征调赋税,这样既能得民心,又能满足财政军备的需要。赵云这番话很有政治远见,刘备采纳了,把土地房屋归还了益州土著士民,着手蜀汉政权的建设。 )
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刘备率军进攻汉中,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,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,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,有数千万袋,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,便领军出击,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。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,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,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。 结果,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,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,刚与敌人交手,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,声势逼人。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,且战且退。曹军散而复合,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,此时部将张著受伤,又被曹军包围,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,并救出张著,将他带回营寨内。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,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,见曹操大军杀到,便要闭门拒守。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,却下令大开营门,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。 曹军见此情况,怀疑赵云设有伏兵,便向后退去。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,鼓声震天,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,曹军惊骇,自相蹂践,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。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,赞叹说:“子龙一身是胆也!”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,军中称呼赵云为“虎威将军”(吕思勉《三国史话》:先主既得汉中之后,还治成都,要拔擢出一个人来镇守汉中,当时大家都以为要用张飞,张飞也以此自许,而先主竟破格擢用了魏延。关羽、张飞是先主手下资格最老的两员猛将,当时敌国的人也都称他们为万人敌。先主从起兵以来,不分兵则已,要分兵,关羽总是独当一面的。此时关羽正在镇守荆州,要再找一个独当一面的人,以资格论,自然是张飞了。再次之则是赵云,随先主亦颇久。争汉中之时,赵云亦颇有战功,先主称他“一身都是胆”的。然而这时候要镇守汉中,先主却破格擢用了魏延。)
章武元年,刘备称帝,欲进攻东吴,以报孙权伐取荆州、杀害关羽之仇,赵云上谏说:“国贼是曹操,并不是孙权,灭了魏国之后,吴国自然会臣服。虽然曹操毙命,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,引起公愤,应该利用此民愤,先攻占关中,占据黄河、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,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。不该放置魏国,反而先打吴国。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,就不易停止了,伐吴并非上策。”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,执意东征,留赵云都督江州。(柳春藩《三国史话》:对于刘备的东征,在汉国内部,有些人是持异议的。如赵云就曾对刘备说:“国贼是曹操,不是孙权;如果我们先灭掉曹魏,孙吴自然就会降服。现在曹操虽死,但曹丕篡汉,应当利用人们对篡汉不满的情绪,早日出兵占据关中,控制黄河、渭水上游,讨伐凶逆。关中、关东地区主张正义的人,一定会带着粮食赶着马车来迎接王师。因此,不应把曹魏搁在一边,先和孙吴争战。战争一旦起来,一时解决不了,将造成不良的后果。”赵云这一先进兵讨伐头号敌人曹魏的意见,是可取的。但刘备听不进去,他夺回荆州的决心下定了。)
章武二年,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,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,赵云进军至永安,而吴军已退。 建兴元年,后主刘禅继位,赵云由中护军、征南将军,迁为镇东将军,并封为永昌亭侯。
建兴五年,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,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,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。
次年,诸葛亮出兵北伐,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,并令赵云、邓芝为疑军,占据箕谷,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,诸葛亮令赵云、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,赵云、邓芝由于兵弱敌强,失利于箕谷,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,固守箕谷,没有造成大损。部队撤退时,赵云亲自断后,阻止曹军追击,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。
而在祁山战场,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,举动失宜,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,诸葛亮只好退兵,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,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,赵云亦被贬为镇军将军。
蜀军退兵时,诸葛亮曾问:“街亭退兵时,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,箕谷退兵,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,这是何故?”邓芝回答说:“赵将军亲自断后,因此军资没有遗失,人员编制整齐。”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,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。赵云说:“我军军事失利,怎么还能要赏赐呢?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,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。”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。(马植杰《三国史》:赵云、邓芝的部队亦因兵弱敌强,失利于箕谷,“然敛众固守,不至大败”。退军时,云亲自断后,兵将未有离失,军资什物,亦无若何损失。)
建兴七年,赵云病逝。后主刘禅于景耀四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。
后主下诏曰:“云昔从先帝,功绩既著。朕以幼冲,涉涂艰难,赖恃忠顺,济于危险。夫谥所以叙元勋也,外议云宜谥。”大将军姜维等议,以为云昔从先帝,劳绩既著,经营天下遵奉法度,功效可书。当阳之役,义贯金石。 忠以卫上,君念其赏; 礼以厚下,臣忘其死。死者有知,足以不朽;生者感恩,足以殒身。谨按谥法,柔贤慈惠曰顺,执事有班曰平,克定祸乱曰平,应谥云曰顺平侯。
由于蜀汉初期少给谥号,刘备在位时只有法正有谥号,刘禅时也仅有诸葛亮、蒋琬、费祎三位宰相、宠臣陈祗以及由魏国投诚的夏侯霸等人有谥号,后来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、庞统和赵云都被追谥,当时的舆论认为这是很大的荣誉。
赵云有两个儿子,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,官至虎贲中郎,督行领军;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,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。
赵云戎马一生,骁勇善战,胆略过人,刘备称其一身是胆,军士呼其虎威将军。赵云见识卓远,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,力主维护孙、刘联盟;为人刚毅谨细,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惇部下夏侯兰,兰乃赵云同乡,云知其明于律法,推荐他为军正,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,其慎虑如此。蜀军街亭失利后,各处皆损兵折将,唯有赵云亲自断后,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,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,赵云不受,认为蜀军兵败,不应反而受赏,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。昔日平定桂阳后,赵云任桂阳太守,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,范欲将寡嫂配赵云,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,未知其心,因而婉拒,后来赵范果然逃走。巴蜀初定时,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,赵云以霍去病“匈奴未灭,无用家为”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,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,房宅也应归还百姓,刘备从其言。赵云为国,不被天姿国色所迷;为民,不为良田豪宅所动,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。 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。”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。(张大可《三国史》:益州安定以后,许多人主张把成都城内外的土地房屋分配给诸将。赵云提出反对意见,他认为现在国贼祸乱汉室,切不可追求安乐,等到天下安定,诸将各回本土,安家立业。现在应该把土地房屋归还给本土人民,让他们安居乐业,然后征调赋税,这样既能得民心,又能满足财政军备的需要。赵云这番话很有政治远见,刘备采纳了,把土地房屋归还了益州土著士民,着手蜀汉政权的建设。 )
人物评价
汉末三国
刘备:子龙一身都是胆也。
刘禅:云昔从先帝,功积既著。朕以幼冲,涉涂艰难,赖恃忠顺,济于危险。夫所以叙元勋也,外议云宜谥。
姜维:云昔从先帝,劳绩既著,经营天下,遵奉法度,功效可书。当阳之役,义贯金石。 忠以卫上,君念其赏; 礼以厚下,臣忘其死。死者有知,足以不朽;生者感恩,足以殒身。谨按谥法,柔贤慈惠曰顺,执事有班曰平,克定祸乱曰平,应谥云曰顺平侯。
陈寿《三国志》:黄忠、赵云强挚壮猛,并作爪牙,其灌、滕之徒欤?
杨戏《季汉辅臣赞》赞赵子龙、陈叔至:征南(赵云)厚重,征西(陈到)忠克,统时选士,猛将之烈。(陈寿:叔至名到,汝南人也。自豫州随先主,名位常亚赵云,俱以忠勇称。建兴初,官至永安都督、征西将军,封亭侯。)
唐
《旧唐书·薛登传》:至如武艺,则赵云虽勇,资诸葛之指捴;周勃虽雄,乏陈平之计略。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,必失指纵之机;使萧何入戏下之军,亦无免主之。将长于摧锋,谋将审于料事。
《大唐平百济国碑铭》:标秀气于文昌,架李霍而不追,俯彭韩而高视,赵云一身之胆,勇冠三军;关羽万人之敌,声雄百代。捐躯殉国之志,冒流镝而逾坚;轻生重义之(阙四字)而难(阙一字)心悬水镜,鬼神无以蔽其形;质过松筠,风霜不能改其色。
宋
萧常《萧氏续后汉书》:云虽虎臣,其所建明,通达国体。如还田宅以系民心,留军资以须冬赐,赦吴而专事魏,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。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,以远同姓之嫌,律己之严如此。方时诸将。其最优乎。
朱黼《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》(论赵云伐吴之谏):可谓深切著明。知天下大体矣。
陈造《江湖长翁集》(论汉水之谋):皆可为法矣,彼皆大不得已,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。
元
郝经《续后汉书》:云忠缱绻御侮。始终不渝。为汉爪士。功烈志胆。曹樊之俦。云尤识虑经远。壮而不疏。每进忠益。辄中几会。
明
牛运震《读史纠谬》:赵云别传载云从先主本末及辞赐田谏东征,皆卓然识大体。
钟惺《史怀十七卷》:观云本末,自是大臣局量,不独名将而已。
范光宙《史评》:然则云之本末,自有大臣局量也,岂名将云乎哉?
王士骐《诸葛忠武侯全书》:光明洞达,可为滥赏之戒。观云本末,自是大臣局量,不但名将而已。
沈国元《二十一史论赞》:而赵云之辞田宅请灭魏,皆有古大臣识量,宁得仅以以名将律之。
李光地《榕村语录》: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畧,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,实古重臣之选。
李贤《明一统志》:智勇兼全。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。
万应隆《三峰史论》:赵云以汉贼不可不讨,故授以室而不顾,汉贼未灭一语,严于春秋,大哉即己溺天下之心也。
张溥《历代史论》(论赵云伐吴之言):其明大义,断大策,同于鲁肃,然度先主不能听也。
李纪《详注史略补遗大成》:(昭烈)用赵云而取汉中,遣关羽而攻樊城。
杨时伟《狂狷裁中》:子龙心贯金石,义薄云天,不减关张。
叶山:斯赵子龙所以艰难百战而求先主也。然则舜之于尧;禹之于舜;皋陶稷契之于禹;伊尹之于汤;太公之于武;幸之幸者也。孔明之于刘禅;陆贽之于唐德;李纲赵鼎之于宋高;其有良工之苦心乎。
徐奋鹏:子龙不特浑身是胆。殆浑身是智。为三分之完人欤。
王夫之《读通鉴论》:迨猇亭败矣,先主殂矣,国之精锐尽于夷陵,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;公收疲敝之余民,承愚暗之冲主,以向北方,而事无可为矣。公故曰: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唯忘身以遂志,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。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,听赵云之言,辍东征之驾,乘曹丕初篡、人心未固之时,连吴好以问中原,力尚全,气尚锐,虽汉运已衰,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、雒,而徒流于猇亭乎?
清
王复礼《季汉五志》:顺平真儒将哉。其律己也严。接人也慎。其见理也明。其去私也力。若夫当阳救主。奋不顾身。汉水立功。威还似虎。语云。胆欲大而心欲小。志欲圆而行欲方。其顺平之谓乎 。
计大受《史林测义》(论赵云谏东征):时则不愧诸葛忠武之大节。而有古大臣之风烈已。
易佩绅《通鉴触绪》:云固武臣之有本末者,而兼有儒臣体用矣。
陈允锡《史纬》(论赵云谏东征):此策甚高,备不从以取败,天不祚汉也。
朱可亭《历代名臣录》:云与关张及马超黄忠。号五虎将。陈寿以其强挚壮猛。比于灌滕。
李景星 《四史评议》:关羽,张飞,马超,黄忠,赵云,皆为蜀之名将,故合传。
爱新觉罗·弘历(乾隆):使如赵云所言,居河、渭上流,以伐逆寇,汉事未必无成。
魏裔介《兼济堂文集》:倘用顺平之言. 舍孙权而取关中,秦陇响应,汉室可兴矣。
赵作羹《季汉记》(评分田之谏):观云此议,得为治之本矣。
朱轼(即朱可亭)《史传三编》:故孙膑减灶而虞诩增灶,赵奢增垒而赵云开垒,虚实强弱之形,兵事固倏忽而异变也。
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:樊氏国色,而子龙不取,贤于关羽之乞娶秦宜禄妻去远矣。
李澄宇《读三国志蠡述》:赵云于长阪一役,抱后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,又孙夫人还吴,云与张飞截江夺后主,此两事至今赫赫在目,卒与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同获美谥,有以哉。
林畅园师:以孙夫人之横,但任赵云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,贤者之有益于人国如此。(《三国志旁证》引)
《同治桂阳直隶州记》:顺平虎臣,略地领镇。却婚辞宅,毅志弥奋。
严如熤《三省山内边防论》:褒中栈道栈阁,用赵云王平辈忠谨慎密,良将专司之。其意固有在也。
亲属成员
儿子:长子赵统:次子赵广
妻子:马云騄(《反三国演义》的虚构人物,一说是马超之妹)
历史年表
辛未(公元191年):初平二年。
戊子(公元208年):建安十三年。
赵云于长阪身抱刘禅、保护甘夫人,皆得免难。迁牙门将军。赤壁战后,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,以偏将军领桂阳太守,代原太守赵范。赵范有一寡嫂樊氏,国色,范欲以之配赵云,赵云辞之。
辛卯(公元211年):建安十六年。
刘备入益州,赵云领留营司马。后与张飞勒兵截江留后主。
壬辰(公元212年):建安十七年———癸巳(公元213年):建安十八年。
赵云与诸葛亮、张飞等率军入川支援刘备。在攻克白帝、江州后,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平定江阳、犍为等郡县。
甲午(公元214年):建安十九年。
赵云与刘备、诸葛亮于成都会合,合围成都。益州既定,拜翊军将军。时议欲以成都中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。赵云驳曰:“霍去病以匈奴未灭,无用家为,令国贼非但匈奴,未可求安也。须天下都定,各反桑梓,归耕本土,乃其宜耳。益州人民,初罹兵革,田宅皆可归还,今安居复业,然后可役调,得其欢心。”刘备即从之。
己亥(公元219年):建安二十四年。
赵云于汉水大破曹操兵。刘备称其一身是胆,军中号为虎威将军。
辛丑(公元221年):章武元年。
刘备耻关羽之没,将击孙权。赵云谏曰:“国贼是曹操,非孙权也,且先灭魏,则吴自服。操身虽毙,子丕篡盗,当因众心,早图关中,居河、渭上流以讨凶逆,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。不应置魏,先与吴战,兵势一交,不得卒解。”刘备不听,遂东征,留赵云督江州。
壬寅(公元222年):章武二年。
刘备失利于秭归,赵云进兵至永安,吴军已退。
癸卯(公元223年):建兴元年。
云为中护军,征南将军,封永昌亭侯。迁镇东将军。
丁未(公元227年):建兴五年。
赵云随诸葛亮驻汉中。
戊申(公元228年):建兴六年。
赵云与邓芝率疑军据箕谷,以诱魏军,为诸葛亮祁山伐魏主力争取时间。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赵云。 云、芝兵弱敌强,失利于箕谷。然敛众固守,不至大败。军退,贬为镇军将军。
己酉(公元229年):建兴七年。
赵云病卒。
辛巳(公元261年):景耀四年。
谥曰顺平侯。
《三国演义》
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,后投靠刘备,当年长阪恶战,赵云七进七出,杀得曹军闻风丧胆。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。刘备入西川,赵云随诸葛亮、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,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。刘备死后,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,子龙单骑退追兵。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。在演义中,赵云英武潇洒,武力超群,数次成为孤胆英雄,被刘备赞为“一身都是胆”,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,阔面重颜,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。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,救了公孙瓒,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,冲锋陷阵罕见败绩,长坂坡救阿斗时,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。智取桂阳时,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。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,因赵云带剑相随,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。汉水救黄忠时,让魏国名将张郃、徐晃心惊胆战,不敢迎敌。刘备去世之后,曹魏五路犯蜀,赵云把守阳平关,一将当关,万夫莫开。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,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“有万夫不当之勇”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“五虎上将”,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。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、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,因此在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赵云,其形象是文武双全、近乎完美无缺的。
当年玄德走江陵,路次当阳少甲兵,
忽被曹瞒驱铁骑,军民胆落尽逃生。
赵云独仗英雄气,舍命浑如落叶轻,
枪搅垓心蛇动荡,马冲阵势虎飞腾;
怀中抱定西川主,紫雾红光射眼明。
斩将夺旗世罕比,擎天保驾功业成。
我来少憩长阪下,斑斑莎草血犹腥。
子龙子龙在何处?仰天长叹三两声。
全忠全义真堪羡,永远标题翰墨青。
注:清人谈迁《北游录》载:当阳长坂赵云战处.今草尚斑。
《三国志平话》
“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,海角天涯无对。《三国志》除张飞,第一条枪。”
《三国志平话》为元代新安虞氏所刊,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国故事小说。
三国故事在中国流传甚久,在李昉《太平广记》的卷二百二十六有引用杜宝《大业拾遗记》的记载,其中就有六种三国傀儡戏的剧目;而晚唐李商隐的《骄儿诗》则有“或谑张飞胡,或笑邓艾吃。”的记载。即在隋唐时民间就已有表演与谈说三国故事的风气。根据《东京梦华录》及《东坡志林》记载,北宋时就有专门“说三分”的说书人。宋、元、金的戏曲中,也出现不少三国的相关戏剧,其中已出现明显的“尊刘贬曹”的倾向,因此属于刘备一方的武将常被视为正义的代表。
赵云在《三国志平话》中登场时为袁绍之将,当时刘备失了徐州,与关张相失,欲向袁谭借兵以讨曹操,袁谭久不能决,因此在晚上归馆之后,带酒口念短歌一首,歌曰:
天下大乱兮,黄巾遍地;四海皇皇兮,贼若蚁。曹操无端兮,有意为君;
献帝无力兮,全无靠倚。我合有志兮,复兴刘氏。袁谭无仁兮,叹息不已!
此时,西廊下有一将听得玄德此歌,应声而和曰:
我有长剑,则空挥叹息。朝内不正,则贼若蛟虬。壮士潜隐,则风雷未遂。
欲兴干戈,则朝廷有倚。英雄相遇,则扶持刘邦。斩除曹贼,与君一体!
此将即为常山赵子龙也。
后来赵云便以刘备为仁德之人,舍了袁绍跟随刘备。之后刘备、赵云听说古城有一“无姓大王”,使一条枪丈八神矛,万人难敌。刘备怀疑是张飞,赵云便出战“无姓大王”,硬战六十合,赵云气力不加,败回马本阵里来。刘备乃认出“无姓大王”果然就是张飞,兄弟相认。 当阳长坂一役,赵云单马入曹军中,欲寻刘备家族,遇见甘夫人时,她右腹已受箭伤,深可见肠,在把阿斗托附给赵云之后,于墙下身死。赵云乃推倒墙,盖其尸。之后赵云怀抱阿斗南走,撞入曹军军阵,曰:“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!”后有诗曰:
奇哉赵子龙,凛凛一心忠;先主败荆州,家族又不从。一生不顾死,再入虎狼丛;
忠孝保弱子,敢当百万雄。春秋有伍相,汉世有子龙;到今千载后,谁不仰高风?
赵云血战之后抱著阿斗终于见到刘备。刘备接过阿斗,掷于地上曰:“为辱子,几乎折了吾之良将赵云!”。至刘备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将军,将关公封寿亭侯,张飞封西长侯,马超封定远侯,黄忠封定乱侯,赵云则封为立国侯。
《三国志平话》虽然文笔粗鄙,与历史大势不符处甚多,但已可看出《三国演义》的基础。其中描写古城会时,赵云曾战败于张飞;当阳长坂一役,赵云亦只射杀一将;恩封五虎将军时,赵云居于末位,对照明代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描写,可以明显看出赵云在民间传说形象的提升。
传统戏剧
在传统戏剧方面,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,特征为扮相俊逸,身段威武稳健,嗓门洪亮。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,表演《长坂坡》的剧目著称,有“活赵云、活子龙”的外号。
以赵云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如下
剧目简介
《磐河战》
袁绍与公孙瓒会战于磐河,袁绍命大将颜良、文丑出战。当时赵云也在袁绍帐下,因与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,赵云见公孙瓒兵败,乃出马杀败颜良、文丑,救了公孙瓒。
《借赵云》
刘备向公孙瓒借赵云,刘备素来喜爱赵云将材,一路上一直试探赵云心意,问他天下诸侯谁为英主,最后竟得赵云认同自己,乃领赵云至徐州。但是张飞不服,赵云乃打败曹军猛将典韦,才让张飞亦心服。
《长坂坡》
刘备逃奔江陵,于当阳长阪被曹操大军所追,妻儿都在乱军中失散。赵云乃 赵子龙奉军师诸葛亮之命,带领三千人马夺取桂阳。桂阳太守赵范亲自迎战,并安排校尉陈应接应,企图前后夹攻取胜。结果战不过子龙,不得不开城投降。子龙在弄清赵范是真投降后进入城内。在款待子龙时,赵范表示愿将国色寡嫂许与子龙为妻,子龙严词拒绝。
《截江夺斗》
孙权乘刘备入益州时,用张昭之计,假称吴国太染病,派心腹周善到荆州接孙夫人归吴,并嘱她带回刘备之子阿斗,以作人质。孙夫人不疑,乃怀抱阿斗登船归吴,赵云驾船赶来,力劝孙夫人留下阿斗,夫人不从,赵云乃夺回阿斗,此时张飞亦驾船赶到,乃杀死周善,和赵云一起带阿斗回荆州。
《阳平关》
黄忠斩夏侯渊后,曹操闻讯大惊、亲率大军至阳平关报仇。诸葛亮欲断曹军粮道,黄忠讨令,赵云恐其劳乏,拟替他一行,黄忠不服老,请令前往。烧粮后,曹军势众,将黄围困核心,幸得赵云及时解围,杀退曹军。又名《子龙护忠》
《凤鸣关》
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,赵云请为先锋,诸葛以其年老激之,赵云历数战功,坚决前往;至凤鸣关,果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父子五人。又名《力斩五将》、《刀劈五将》。(该剧是唯一一出赵云用刀戏)
元杂剧中,关汉卿在《单刀会》中有“赵子龙胆大如斗”之句,在《襄阳会》《黄鹤楼》《隔江斗智》等近十本杂剧中,赵云都作为较重要角色出场。杂剧时代,“五虎将”一称呼已经极为普遍,而且“赵子龙胆气豪”是剧作家们的共识。赵云作为主角的杂剧有《赵子龙大闹泥塔镇》一本,但已失传。赵云谨慎细心的特点亦被加以强调,出演赵云的演员都会被特别要求,必须要表现出赵云胆大而又细心的特点。
在一个早期流传的故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,有一次诸葛亮令赵云率军去攻取一座城池,诸葛亮事先策画整个军事计划,何时出发、何时用餐、何时行军、何时渡河、何时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,赵云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执行即可。但是在赵云出发之后,诸葛亮才发现计划中有一个严重的疏失,即按照原定的时间,那条河正值涨潮,士兵们将无法渡河,当诸葛亮正在担忧整个行动将会失败的时候,却传回赵云已按照预定的时间攻下城池的消息,原来赵云知道河水会涨潮,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先准备好渡河用的舟筏,因此顺利完成计划。在这个早期故事中,赵云谨慎细心的程度甚至在诸葛亮之上。